close

2004.5.7


在談這主題時
先確立一個基調

如果茶品能達到個人的三個基本要求
就是好茶
一要健康.無農藥化肥與霉變.
二合口感.每個人的喜好不同.
三能負擔.身體能負擔,經濟能負擔


從六歲開始,自己喝茶已經32年
普洱茶也18年的時間
從十歲開始就在台灣的茶山走動
十四五歲嘗試做茶,品茶,測茶
1986年接觸到安溪鐵觀音,武夷岩茶
以及普洱茶
1999年正式踏入"彩雲之南"這塊神秘的土地
之後每年造訪
2002與2003年幾乎將雲南主要產區走遍
四大茶區繞了四圈
十八年的時間
讓品茶的口味越來越重
已經超乎常人

會說這些廢話
就是要告訴大家
我的試茶方式
各位參考就好,可不要學
不然後果自行負責
雖然
目前普洱壺藝雜誌社的普洱茶品茶評鑑方式
就是這個方式


個人對茶品的要求
在同行間,認為是太離譜
新茗賞茶具選用與沖泡方式
評鑑茶具
茶具:曉芳窯蓋杯、曉芳窯牙白四方杯、玻璃茶海
用水:逆滲透水
爐具:電爐、不鏽鋼壺具
沖泡方式
置茶量:8克
水溫與浸泡時間
 醒茶(洗茶):沸水、3秒。
 第一泡:不加溫,約92~95度、30秒。
  第二泡:不加溫,約88~90度,45秒。
 第三泡:沸水,30秒。
拍照選用
湯色挑選以第二泡之湯色為基準。
葉底為第三泡完成後之標準。


如果能通過以上的沖泡方式
第一二次沖泡完
第三泡的茶湯
還能保持湯質的柔滑度與香氣口感
而不出現嚴重的薄水或走味現象
基本上這茶品的質量就相當高


大家不要看到我說喝茶32年
以為我已經五六十歲了
在同行業界都這麼猜小弟的年齡
呵呵
有注意到的應該知道
小弟今年38歳
或許是比各位年長些
但還不是"老伯伯"


*****************************


以前在台灣網站也常這樣跟網友談茶
但有幾次廣東茶葉市場走動
忽然會聽到有人談論我
怎會好奇的問一下
我問"您認識石老師嗎?"
對方答"跟他很熟,常跟他一起喝茶"
我再問"喔,那他大概幾歲年紀?"
對方答"他是老前輩,喝茶三十幾年,是一個很令人尊敬的老人家"
我...............
問不下去了

********************


基本上
個人喜歡生茶
所以整個測試系統都是對生茶量身訂製
熟茶
個人是這麼認為
製作雖然非常繁複,好茶品也難得
但比起生茶,缺少了那份回韻與層次變化
在陳化方面
如果沒有入濕倉,也稍嫌單調


個人對於普洱茶質量的要求
就在於其未來可期待的陳化
越陳越香
香甘滑重俱足,方能稱之為好質量
而能有所期待的茶品,在
茶種上
製程上
壓制工藝上
都必須達到一定水平
才有未來性可言


非雲南茶菁
高溫殺青
毛茶高溫乾燥
成品高溫乾燥
緊壓不足或過度

並非一定是劣品
但個人不喜歡


**************************


小小茶壺問2005.5.11


石老师我用您的方法泡了一些茶!
有很多疑问
1。新饼,茶香不错,但是第一泡就觉得有点薄水!苦化得不太开,回甘很一般,这样的茶品质怎么样?
2.一个3年的生饼,茶香沉,不苦。但是回甘不强,但感觉有点喉韵。这样的茶又怎么样!
3。一个叶底的问题!泡开的茶叶,取其中比较完整的一片,局部发黄(像那种残枝败叶),这是怎么回事!这样的茶有存的必要吗?



1。新饼,茶香不错,但是第一泡就觉得有点薄水!苦化得不太开,回甘很一般,这样的茶品质怎么样?
>>>
全新的茶
一般第一泡都比較淡,比較濁,因為水分未乾
至於苦不化,回甘一般,如果第二三泡都薄水。。。。
雨水茶的機率很高
猜測!
2.一个3年的生饼,茶香沉,不苦。但是回甘不强,但感觉有点喉韵。这样的茶又怎么样!
>>>
這就難回答了
不是我自己沖泡也沒喝到
無法下定論

3。一个叶底的问题!泡开的茶叶,取其中比较完整的一片,局部发黄(像那种残枝败叶),这是怎么回事!这样的茶有存的必要吗?
>>
通常黃葉為病老葉,或是細嫩薄葉
局部發黃,應該是殺青導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石昆牧與慧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