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4.11.21


陈香和新茶之香有何分别?是否经年之后新茶之香渐退而另有一股陈香渐起?
>>
一般而言
新茶香揚,於舌面與上顎
陳茶香沉,於舌面與咽喉間...可說是韻


再有口感之清浊,是否有层次感的茶汤给人的感觉就是清,而反之就是浊呢?
>>
不一定
層次感來自茶質本身的變化,與內涵物的多寡,或是拼配有關
與口感清或濁無直接關係
有時候茶質厚重,但製程稍有瑕疵
可能會出現口感雖濁,但有層次
另製程高溫
也會出現口感清而薄水,但卻無層次感

************************************************


七年以下的台地茶,青味還在
栽培野生茶大約六年就已經沒有菁味
而青味的有無,與陳味的出現有些關聯
入倉
只要一年,青味就會完全消失
湯色轉紅,但沒有退倉的話....倉味逼人
此時沒有陳味可言都是倉味
如果有經驗的茶商
入倉完後,經過正常退倉大約要二年時間
除非使用高溫退倉
正常退倉二年後,倉味不明顯
陳味隱隱若現
也就是說入倉茶只要三至五年就會有陳味
但這個陳味,以乾淨栽培野生茶對沖...倉味立現,數十年不退


*********************************************


陈味与烟味,也有点不明不白。以同品之7542(很不错的茶)为例,那个是陈味呢,还是烟味?
又或者否所谓“勐海味”就是这样的呢?
>>
陳味與煙味截然不同
甚至有些部分是相背離
一般煙味(非焦味)大約七年以內幾乎褪盡
而陳味,至少要七年才會出現...一些些
所謂的勐海味,並非煙味,而是因為滾筒殺青產生的焦味居多
與煙味成分較少,或是混雜其中


所谓“勐海味”,则是否可理解为在特定“仓”的条件下经七年以上存储时间形成的夹带焦味的陈味?
>>
正常存放條件下,七年勐海茶煙焦味應該已經很不明顯,甚至消失了
入倉茶,新茶在高溫高濕或不通風的條件下,香港倉或廣東倉,煙焦味一年就消失.
所以您所謂"倉",是怎樣的條件?
夾帶煙焦味的陳味,不太理解!
因為如果還有煙焦味,通常年份不久


即是说要体会纯正的陈味就必需先生之前所说的“无入仓”且年份足够的茶品了。
>>
因為不正常倉儲的變因改變太大,無法掌控與充分理解.
對沒有入倉茶的熟悉,才能完全了解....自己所收藏的茶品變化.
消費者儲存環境不太可能跟廣東倉或香港倉相同.

那么撇开“仓味”,正常存放条件下三四年就出现的花果蜜香,是否可以算“陈香”呢?
>>
三四年就會出現花果蜜香,這並非一般普洱茶製程會出現
先撇開高溫不通風儲存方式(也會出現果蜜香,但水薄帶酸)
三四年就有果蜜香的情形,最容易出現的是栽培野生茶與野放茶
因為製前發酵導致

****************************************


即是说要体会纯正的陈味就必需先生之前所说的“无入仓”且年份足够的茶品了。
>>
因為不正常倉儲的變因改變太大,無法掌控與充分理解.
對沒有入倉茶的熟悉,才能完全了解....自己所收藏的茶品變化.
消費者儲存環境不太可能跟廣東倉或香港倉相同.

那么撇开“仓味”,正常存放条件下三四年就出现的花果蜜香,是否可以算“陈香”呢?
>>
三四年就會出現花果蜜香,這並非一般普洱茶製程會出現
先撇開高溫不通風儲存方式(也會出現果蜜香,但水薄帶酸)
三四年就有果蜜香的情形,最容易出現的是栽培野生茶與野放茶
因為製前發酵導致


栽培野生茶有一個最大優勢
茶質厚重,經的起一些特殊製程,
只要不要太離譜,對於口感與香氣的傷害不算大 


如果台地茶製前發酵
口感雖然甜而滑口,但茶質時常失之薄水
只有栽培野生茶與野放茶藉由其厚重茶質
稍作輕發酵
其效果是令人驚艷!


**************************************


容易出現蜜香的茶,春茶與秋茶都會
只是轉化不同
春茶的蜜香...澀中帶甜,也容易出現花香,口感較佳
秋茶的蜜香...苦中帶甜,不容易出現花香,出現蜜香時,口感容易變薄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石昆牧與慧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