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普洱茶喬木與灌木之辨識



前言



    1987年台灣開放大陸探親及觀光旅遊,ㄧ群喜好普洱茶的台灣老前輩開始進入雲南以朝聖的心境探訪、尋根。經過多年文獻檔案研究、系統整理、實際探訪,台灣普洱茶業界與愛好者了解古董字號老茶品所使用茶菁原料均為栽培型野生茶。1993年開始,以研討會、參訪考察團或是探險形式絡繹進入各茶區,尤其以西雙版納古六大茶區為主要對象。1995年呂禮臻、鄧時海前輩先後製作出屬於自己理念的代表性茶品;1999年由省公司員工太俊林先生(現永年茶業董事長)在易武收購栽培野生茶菁交由昌泰茶行(現昌泰集團)緊壓,所生產茶品「99易昌」為目前市場栽培野生茶量產、指標性、影響性的茶品。

   

2001年由台灣茶友在「茶顛話茶」網站熱烈討論與比較傳統雲南七子餅之間差異,野生茶一詞在台灣普遍被茶友所了解與認同,但相關資訊並不清楚。2002年筆者與茶商友人訂製野生型野生茶,形成另一對比,也讓市場更深入瞭解與釐清何謂「野生茶」概念。此時,大陸廣東市場已經逐漸打開,所有香港、台灣普洱茶概念也直接影響大陸新興市場。


    2004年下關、勐海二大傳統國營廠先後改制,普洱茶市場正式進入戰國時期。至今,改制後的二大廠仍然代表三十幾年來所為謂的傳統,以台地茶為主的雲南七子餅概念延序品牌效應,雖仍是最大的二個品牌,然市場佔有率、影響力、立即品飲價值卻明顯不斷下降。相對於台地茶的苦澀與量產,栽培野生茶的香清、水甜、質厚、韻深,加上陳化速度快的特性,很快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不同於二大廠品牌台地茶屬於收藏、增值,栽培野生茶多數屬於二線以下中小廠強項,直接進入消費品飲與高端市場。也因此,栽培野生茶毛料價格於2003年開始幾乎以倍數翻升,以景邁、班章二名山為例,毛料價格從2003年至今翻升不下數十倍以上。


    因為成品可能涉及製程、拼配、倉儲、年份等變因,其間將有相當大影響,再好的茶種與鲜葉原料,若沒有適當的製程與倉儲,都會直接破壞茶質。以下對野生茶與台地茶作一簡單分析對比,針對茶樹生長型態、葉形葉脈等外觀外型辨識,香氣口感是在相同茶區與製程下對比,僅能以當年新製茶為準。


茶樹


    多次爭論與研討,證實中國雲南、四川一帶為現今茶樹發源地,中國也是最早發現與利用茶樹的民族。瑞典科學家林奈(Carl von Linne)在 1753年出版的【植物種志】中,就將茶樹的學名定命為Thea sinensis.L,後又訂為Camellia sinensis L."sinensis"是拉丁文「中國」的意思。
  茶樹在植物分類系統屬於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亞綱(Archichlamydeae),山茶目(Theales),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屬(Camellia)。目前在國內外,大量栽培繁植的茶樹種名一般稱為Camellia sinensis,也有人稱為Thea sinensis,還有的稱Camellia theifera1950年植物學家錢崇澍根據國際命名和茶樹特性研究,將茶樹學名定為[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


茶樹屬於常綠木本植物,實生苗多為喬木。烏龍茶、綠茶等製程為求定性、量產,所使用栽培茶園絕多數為灌木,是以阡插無性生殖,目的在於栽種管裡、穩定茶質、不會有變異品種導致香氣口感差異。


    六零年代之前,普洱茶品製作均以栽培野生、實生苗野放為主。七零年代開始則以實生苗矮喬木茶園管理,1985年計劃經濟結束,雲南也開始大量培植良種茶,無性生殖培育以雲抗系列品種。九零年代末期,市場又重新關注原生態的栽培野生茶。社會文化與歷史背景實質影響觀念與經濟發展,在普洱茶歷史上可以深切體會。


茶樹生長型態


野生茶


    在生長環境與品種上,略可分野生型與栽培型。


野生型
    多為喬木,樹姿高挺,樹高3m以上。茶葉因種生而容易變異,在同一茶種中,常有多達四五種變異茶種。嫩葉無毛或少毛,葉緣有稀鈍齒或無齒,半展未開之三級芽葉長5~ 8c m,成葉長可達10~ 20c m。因葉片革質肥厚,不易揉捻成條索,毛茶顏色多呈墨綠色。主副葉脈特別粗壯而明顯。


    野生型茶樹通常生存於雜樹叢林中,密度不大、散生。目前所了解的分布區域在思茅北部、臨滄中部、版納南部、保山怒江流域二側等地。


茶性滑柔而質重,香氣深沉而特異,口感刺激性很低,但水甜回甘長且穩定。因為葉質過於肥厚與革質化,殺青時常以水煮或灑大量的水悶炒,若處裡不當易導致酸化水薄。


    許多野生型茶菁苦而不化,當地少數民族稱之為苦茶,容易導致輕微中毒或腹瀉,以中醫學立場,野生型茶性過寒,並不適合正常人長時間飲用;以目前調查結果,野生型茶能適合做茶品者反而較少。加上茶樹過高大,採摘不易,當地居民時常將茶樹砍倒以採鮮葉,為保護茶樹林,政府已經明令規定禁止製作與採摘。


栽培型
    以喬木、小喬木居多,樹枝多開展或半開展,樹高1.5~ 3m。因有人工管理,茶葉因種生有時產生變異較少,在同一茶區中,約有二三種變異茶種。嫩葉多銀毫,葉緣較野生型細而銳齒,亦有無鋸齒狀況。半展未開之三級芽3~ 5c m,成葉長可達6~ 15c m。葉身較喬木薄,毛茶顏色多呈深綠或黃綠色。主副葉脈亦十分明顯。


    栽培型茶樹為先民所培育,茶樹較為密集、較有規律種植。目前較老的古茶樹區以景邁、困鹿、南糯、版納古六大茶山等茶區較為知名,思茅中北部地區的鎮沅、景東、景谷,臨滄中南部双江勐庫、永德等地也陸續發現古茶區。以早期先民所培育種植茶種很明確以雲南特有原始之中小葉茶居多,比如景邁、倚邦、莽枝、南糯等都有大部分原始特有中小葉茶存在,香甜而韻深是其特色。


    栽培野生茶性較為野生型強烈而質地相當,香氣較揚,口感較野生型水略薄而剛烈。然,坊間所認為的栽培型野生茶,許多為民國初年以後或是1950年代種植而野放的老式園茶,甚至有些是19701985年的實生苗群體種。
台地茶


    在茶樹齡、管理型態與實生苗與否,可分為野放茶與茶園茶。


野放茶
    早年雲南許多曬青茶菁來源多屬於野放茶,為茶園經栽種過後少有人工管理,不灑人工化肥與農藥,只稍做鋤草與翻土整理。多數茶齡約在五六十年以上,至少多為1985年以前栽種。樹高約1.5~ 2.0m。茶種因種生而稍有變異,葉質肥厚、色澤較深,香氣口感介於栽培型野生茶與茶園茶之間。
    野放茶的特性,主要在於其兼具野生茶與茶園茶優點。香氣較茶園茶為沉穩,但比野生茶揚香。湯質不若野生茶軟水與韻廣,但較茶園茶甜而綿。喉韻雖不如野生茶內斂,但口感更具全面性。
茶園茶
    雲南當地學者及製茶業界所認為的好茶種,就是茶葉中內含物質含量高,即氧化與聚合反應基質也高。這與臺灣市場以香氣口感評鑒其茶質優劣方式明顯不同。目前以勐海大葉茶、景谷大白茶、雲抗10號、雲抗14、雲選9號、雲瑰、矮豐等作為主要推廣種植的普洱茶種。一般灌木臺地茶園,芽體肥壯多銀毫,半展未開三級芽葉2~ 3c m,成葉達5~ 10c m。葉緣細銳齒而密,葉身最薄、葉脈不明顯,毛茶多呈淺綠、黃綠色。越原始茶種葉脈越明顯,茶質也較重。相較前二者,茶園茶的茶性最烈、茶質則多數較薄,香氣最揚,口感刺激性也最強,回甘快卻留存較短,水薄甜而較不穩定。以現在雲南學界業界所認同的茶種改良,朝向香氣揚而水輕甜的趨勢十分明顯。


口感


  在相同產區與製程條件下,因為野生茶浸出物質與多酚類比例較台地茶高,口感也較為寬廣、滑潤、刺激性低。基本上區分茶樹年齡,是以香氣口感最為準確。外觀上辨識只能達到50%左右,配合口感就能較準確判斷。


    野生型刺激性最低,香型最寬廣、特異、韻最深、湯質最柔,口腔刺激對應點在舌面後段與上顎後段。栽培型香型清新、略帶刺激性、韻深,口感對應點在舌面中後段與二頰。野放茶刺激性強、口感對應點在舌面中段與上顎中段,茶園茶刺激性最強、湯質最薄,口感對應點在舌面前段。


    整理比較,茶樹齡越大刺激性越低、湯質越柔、香型越寬廣、對應點越往後往下、茶氣越強。茶樹齡越小刺激性越強、湯質越烈越薄、香氣集中在舌面上下、口腔對應點越往前、茶氣越弱。


結語


    筆者並非鼓勵市場與消費者追高、追名山、追野生茶,只是在供不應求的市場效應下,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亂象無可避免的發生,消費者無可適從,甚至沒有信心,市場必將混亂。絕多數消費者與茶商並沒有能力辨識台地茶與野生茶,以野生茶高價購進最低價的茶園茶是讓所有出資者所痛心,這樣的經驗無論是茶商或消費者都不願意發生在自己身上。   


    雲南栽培野生茶除非持續發現大量發現古茶園,否則在短期間茶菁數量是固定的,尤其栽培野生茶因為砍伐、濫採等等因素,數量只會驟減、品質逐漸低落。野生型茶樹限制採摘,栽培野生茶必將成為高端市場主流,雲南本地茶農與廠家對於野生茶開發與保護二者缺一可,市場規範與正確資訊傳撥也是各家媒體與茶人的責任。透過政府對茶農的輔導,廠家對茶品原料與製程的明確標示,茶人與媒體教導市場,如此才能規範市場、永續經營。


 


    200610月交  雲南科技出版社"春夏秋冬"雜誌


 




《 版權所有,不得擅自轉載 》轉載文章或圖片,請徵得發表人同意並註明出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石昆牧與慧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