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27、31日人工降雨至今天4月8日,版納、瀾滄、勐庫都還在下陣雨,三二天就一陣中小雨,像這樣的鮮葉收製,以目前茶區製程工藝根本是無法做出好茶,滋味淡薄、微酸,與六七月的雨水茶沒有多大差異。但奇怪的是,易武、勐庫地區還是一堆人追著買,二個茶區價格還是持續上漲,冰島則因為外國人離去,不出意外的,價格從二百元跌到百元左右。易武茶則微幅上漲,從230-280元漲到280-320元;勐海地區則都維持平穩,起伏不大。今年雖說茶菁品質都不錯,但卻因為25日前製作的茶樹齡小,27日又人工降雨,至今的品質都不是很穩定,再過來4月10日以後應該會是好天氣,只是碰到潑水節不知會如何。

    在各茶山走動,也碰到茶農吐苦水,他們真正量多而純的古樹,卻因此他們的茶價變成標竿,他們二百別人一百八,他們七十別人五十,但那些茶通常不是真古樹或根本不是當地茶,結果讓他的茶業滯銷。時常聽到有些朋友說「託當地人買比較比較便宜,這是價格肯定是便宜,但直品能否為真?」這次有位朋友跟我反應,今年有些地區古樹茶與台地茶條索、工藝十分接近,甚至他連口感都分出來,價差卻一倍多,他只敢買台地茶。他的茶我喝了,確實所謂古樹也只是荒地料,而所謂荒地卻是真的很好的荒地料;今年特地到這茶區了解,茶農如是形容,一切如我所判斷。


     前些時間碰到幾件不好玩的好笑的事情,某廠負責人打電話給我,說他們受委託製作景邁與老班章標誌性茶品「各五公噸」,希望與我合作;我在電話中直接大笑的告知「整個老班章一年總產量根本道不了五公噸,更何況是春茶?景邁古樹倒是沒有問題。」

     有些茶人茶友親自到茶山收毛料、甚至看著炒鮮葉收料,以為這樣就能買到真茶品,真是異想天開。老班章鄰近茶山還有班盆、廣別、老曼娥等等,一小時內鮮葉送到都不是問題。還有一位朋友說他見到茶農為了應付”在茶樹下收鮮葉的人”,居然在清晨四五點的時候把台地茶鮮葉放在古茶樹上,早上爬上樹之後就能摘下”不少”鮮葉,誰喝出來?誰又喝不出來?追求純料的人,真能分辨?昨天就喝到一款在落水洞收的古樹春茶毛料,我直接告知這茶沒有春茶特色、也沒有易武香韻,就算是易武古樹也沒有意義。我離開前還是告訴這位茶友,我從葉底、葉脈、口感分析這款茶應是江城古樹雨水茶。


2009.4.8於昆明


 



版權所有,不得擅自轉載 》轉載文章或圖片,請徵得發表人同意並註明出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石昆牧與慧琪 的頭像
    石昆牧與慧琪

    石昆牧經典茶文化

    石昆牧與慧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