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日為配出經典普洱體系北京會所使用的茶品「醍醐」系列,在需要的時候進行斷食,正常生活作息、工作、運動,只喝水、萬大酵素,且大量喝自己的古樹茶,與道家「辟谷」有些差異。今日斷食第七天,也是最後一天,待喝完所有17款配方後,階段工作完成。

     古代養生概念較偏向於脫離日常生活,依據中醫理論,是運用調神、導引、四季調攝、食療、藥養等方法的中國傳統保健方法,而個人比較偏向從日常生活、飲食開始。平常注意規律生活作息,少鹽、少油、無味精與人工色素、甘味,加上運動與均衡飲食,這是最基本的養生概念。然而這只是養「身」,而無法真正進入「養生」範疇,「生」是指生命,除了身體還涵蓋心靈,因此「養生」應指「身、心、靈」透過各種方法調養,以達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心靈舒展狀態。「斷食」、「辟谷」是以知識、意志力養身,必須配合精神心靈層面提升,才能達到效果,因為人的疾病絕多數是因為「心」所造成,過度飲食也是人心貪念、不自制所造成。

     在個人養生概念中,除了讓身體潔淨之外,心靈必須能沉靜、少起伏波瀾,方能達到快樂喜悅、自在生活的優質生命意義。注意健康飲食、正常生活作息、適當運動等是必須的,並透過靜坐觀想將身心沉澱,清除塵世繁雜晦垢,靜此找到自我。在找到自我之後,知道自己該做、能做什麼;了解生命的意義,並非無窮盡的索求、私利為己,而是在利他、為眾生而活,在完全放下小我、自我後才能得到充分的喜悅,此時大我、真我將逐漸顯現。


     「養生」,是藉由知識、意志力克服貪噌癡的無明,以正確方法獲得無病痛的身體之後,透過靜坐觀想、音樂等能量磁場提升,找到自我、放下自我,了解生命存在的意義。

2010.11.25


 



版權所有,不得擅自轉載 》轉載文章或圖片,請徵得發表人同意並註明出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石昆牧與慧琪 的頭像
    石昆牧與慧琪

    石昆牧經典茶文化

    石昆牧與慧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