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老話題了,但又會影響一些人的思路。當一個喝茶人開始真正對普洱茶有興趣之後,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購買茶品的態度與計畫。立即喝的茶品、收藏的茶品、增值的茶品,三種類型很難會是相同的茶。


 


     經過去年的風浪,今年很多人應該已經清醒了。不喝、不喜歡普洱茶的人,只把普洱當投資標的,卻不真正熟悉市場,去年被套住的數量金額應該不少。投資者醒了嗎?不,傻瓜永遠不會消失,您自己想當聰明的消費者,還是跟風的冤大頭?不要以為普洱茶市場可以輕易被大資金所掌控,去年的投資失敗案例很多,投資廠家以為製作與市場推廣容易,倉儲、收藏大量名牌茶品以為能輕易哄抬市場價格,這二類幾乎都失敗了。連台灣這樣對新茶消耗極少的市場,在2007年都大量囤積三大品牌達人民幣上億的資金,每個茶商都唉聲歎氣,悔不當出。如何喝茶、收藏沒有壓力?事實上都在自己的心態調整而已。


 


     購買茶品要先想好自己的目的,只是想喝、還是想放著慢慢喝,還是想要增值?目的不同,所需要的專業程度與風險也相對不同。如果只是想喝茶,不需要管品牌、茶區、茶種、製程、倉儲、沖泡手法等,只要自己喜歡就是真理,不需要任何專業、更沒有任何風險,市場價格高低與您沒有任何關係。想收藏後自己品嚐,也不需在意品牌,但要了解茶區、茶種、製程、倉儲、沖泡手法等,否則無法推測茶品往後的變化是否是自己喜歡或預料中;此階段必須要有相當的專業,且風險也相對增加不少。到了收藏投資階段,所面臨的問題就多了,專業是其次,對市場敏銳度要很高;茶區、茶種、製程是降低風險的輔助條件,倉儲辨識、品牌選擇、歷史沿革與市場調查則是首要關鍵,茶品品質是輔助選擇、個人喜好更不足以成為主要條件,小品牌、無知名度的小眾優質茶不應被列入投資選擇取向。


 


     現代多數品茶之人所抱持心態,最主要以立即品飲為主、收藏為輔,往後待一定年限之後將所持有茶品分享於週遭朋友或靠網路交流,雖不是以獲利為主要目的,但「以茶養茶」的增值心態不可能沒有,至少對於選擇到正確茶品的自我肯定是最低限度的慰藉;分析此一基本心態之後,茶品選擇方向已有脈絡可循。


一、


    200708年原料產地與市場已經證實古樹茶與台地茶之間的差距,2004年以後茶品不管在品質上或市場效應,都應以古樹茶為取向。


二、


    同樣是優質茶品,以選擇雖然價格稍高,但有知名度與品牌效應之個人喜好茶品。或許當下購買價格較高,但後續增值空間肯定也相對較大、較快,往後茶友間交流,儘管不是為買賣或直接獲利,兌換籌碼選擇也會較多。


三、


    年份推至2004年國營廠改制前,古樹茶製作較不穩定,僅有少數而量大的知名品牌。若以目前投資報酬率分析,,古樹茶性價比較差,首選以國營勐海、下關茶廠台地茶為投資標的,如2001年之75824號餅、易武正山綠大樹(布朗山台地茶)、88532003年勐海雲梅春茶、金大益、藍大益(珍藏版)、4號餅(101102批次)、FT小鐵餅等等。若只是滿足個人品飲,可推薦選擇19992004年三無或小品牌之價格低廉優質古樹茶品(此也証明不知名品牌增值性較低),不需追捧名牌古樹茶。


 


     以上陳述僅針對近年品飲、收藏之角度分析,而不以增值性為主要目的。站在普洱茶品飲與文化推廣,並不希望市場出現0607年不理性消費與價格狂飆的狀況出現;但普洱茶以喝老、品陳,並有增值空間是不爭的事實,如何在品飲享受之時,尚能些微獲利與肯定個人收藏眼光,是本文分析陳述主要目的;若針對實際增值投資,則涉及一定金額以上資金與倉儲管理方式,以降低風險提高投資報酬率,待後文分析。


 


2008.4.24於北京


 



版權所有,不得擅自轉載 》轉載文章或圖片,請徵得發表人同意並註明出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石昆牧與慧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